九游娱乐-媒体人批评新鹏城球场草皮问题 施工方案欠佳叠加演唱会影响引争议
新鹏城足球场的草皮质量问题成为舆论焦点,多位资深体育媒体人公开质疑球场施工方案存在缺陷,而后续强行加塞的商业演唱会进一步加剧了九游娱乐草皮损坏,引发球迷和业内人士的强烈不满,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球场管理中的规划混乱,更折射出国内部分体育场馆在商业利益与专业需求之间的失衡。
草皮问题由来已久 施工方案被指“糊弄”
新鹏城球场作为一座现代化专业足球场,自投入使用以来,草皮状态始终未能达到职业比赛要求,据多位现场观赛的媒体人透露,球场草皮在比赛过程中频繁出现斑秃、坑洼甚至局部塌陷的情况,严重影响球员发挥和比赛质量。
资深体育评论员李明(化名)指出:“从施工阶段就能看出问题,草皮基础层排水设计不合理,选用的草种也不适合当地气候,后期养护更是敷衍。”他提到,施工方为压缩成本,未严格按照国际足联推荐的标准铺设缓冲层和排水系统,导致草皮在雨季积水严重,旱季又因根系薄弱快速枯萎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球场在验收阶段曾被曝出“突击整改”的嫌疑,知情人士透露,为通过验收,施工方在短期内临时补种草皮,但底层结构问题并未解决。“这种‘表面工程’导致草皮寿命大幅缩短,后续维护成本反而更高。”
演唱会成为“最后一根稻草”
如果说施工缺陷是草皮问题的根源,那么近期在球场强行加塞的演唱会则彻底让情况恶化,上月末,某知名歌手在新鹏城球场连开两场大型演唱会,舞台搭建和数万观众踩踏对草皮造成毁灭性破坏。
足球记者王磊(化名)在社交媒体上痛斥:“演唱会本身没问题,但时间安排和防护措施完全是外行操作。”据悉,演唱会结束后,球场草皮近三分之一区域严重损毁,主办方仅用一周时间仓促修复,导致后续联赛中球员多次因草皮打滑受伤。
“职业球场的首要功能是保障比赛,商业活动必须让步。”体育产业专家张伟(化名)表示,国外顶级球场虽也承接演唱会,但会预留至少一个月的草皮修复期,且采用可拆卸舞台和专用保护层,“而新鹏城显然缺乏这种专业预案。”
球迷愤怒 俱乐部陷入两难
草皮问题直接影响了主队新鹏城队的表现,本赛季多场关键比赛中,球员因场地条件不佳屡屡失误,球迷纷纷将矛头指向球场管理方,社交平台上,“还我专业球场”的话题一度登上本地热搜。
部分极端球迷甚至发起抗议活动,要求取消后续所有非体育类活动,球迷协会代表陈先生表示:“我们理解俱乐部需要商业收入,但不能以牺牲竞技公平为代价。”
俱乐部管理层也面临现实困境,据悉,新鹏城球场运营成本高昂,演唱会和商业活动收入是重要补贴来源,一位不愿具名的俱乐部官员坦言:“单靠门票和赞助难以覆盖成本,但草皮问题不解决,又会反噬球队成绩和品牌价值。”
业内呼吁:专业化管理需制度保障
针对这一矛盾,多位业内人士提出解决方案,中国足协前技术官员赵明(化名)建议,应强制要求职业球场提交详细的“草皮维护与商业活动管理计划”,并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:“不能任由运营方‘拆东墙补西墙’。”
欧洲足球场的“草皮银行”制度也被提及,该制度要求球场储备备用草皮模块,可在48小时内更换受损区域,这一方案需投入数百万元,目前国内尚无球场采用。
事件后续:整改承诺能否落实?
面对舆论压力,新鹏城球场管理方近日发布声明,称将聘请国外团队重新评估草皮施工方案,并承诺“未来商业活动需提前三个月申报,确保与赛事无冲突”,但球迷和媒体对此仍持观望态度。
“问题的核心是缺乏长远规划。”李明总结道,“如果一开始就按专业标准施工,后期也不至于疲于应付,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国内球场管理的反面教材。”
随着中超联赛进入关键阶段,新鹏城球场的草皮能否经得起考验,将成为检验管理方整改诚意的“试金石”,而对于中国职业足球而言,如何平衡商业化与专业化,仍是亟待破解的难题。
发表评论